赣超:听劝,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!
本报讯黄健恒、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周珺报道:7月17日,记者从江西省足球协会了解到,自“赣超”开赛以来,赛事直播热度不断攀升,不少网友在观赛时积极为联赛提供建议与意见。
有呼声、有回应,“赣超”主打的就是一个听取意见的平台。其中,讨论最热烈的议题为球员球衣背后姓名的显示方式——不少网友建议将原本的拼音改成汉字,以更符合地方特色,并让观众能够一眼认出比赛中奔跑的球员。“这个建议太中肯了,看直播时总感觉有点‘认不出’,如果换成中文名字就亲切多了。”有网友留言称。
据介绍,“赣超”第一轮的球衣姓名沿用了中超、中甲、中乙等职业联赛的规范,采用拼音形式。然而,考虑到本地联赛观众的基础和识别习惯,“赣超”组委会迅速采纳了该建议,与赛事官方装备供应商卡尔美体育紧急协调,从第二轮开始逐步更换为汉字球衣。
由于赛事涉及11支队伍、每队最多50人参赛、每人两套球衣,累计超过1100套服装需要重新印制、运输和分发,因此在第二轮比赛中,可能会出现部分球队的球衣是汉字,而另外一些球队的球衣则仍为拼音的过渡状态。预计在第三轮时,所有球队的球衣将统一完成更换。
省足协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‘赣超’不仅要比赛精彩,更要提升全民参与的感受。”除了球衣改进,网友们对直播画质和解说的反馈也得到了重视。不少网友反映部分比赛画面偏暗、发黄,影响观看体验。对此,赛事直播团队已参照中乙标准配置,采用四机位拍摄,重点场次更增设至五个机位。
同时,由于部分场地灯光条件尚有差距,各赛区正在评估相关主场硬件设施的升级方案。关于“个别解说不太懂球”“听着不带劲”等反馈,赛事组委会也已启动内部审核与整改流程,将重新招募与培训一批解说人才,旨在提升赛事的专业度与趣味性。
球衣能改!画质能升!解说能换!从赛前口号、球队名称的征集,到比赛中的规则优化和内容互动,“赣超”正成为一场真正由全民参与、网友共创的足球盛事。它不仅是江西足球走向职业化的窗口,也是地方赛事社会化运营的标杆。每位网友的建议都可能成为下一轮联赛的“实装内容”。在这场运动的潮流中,我们也要铭记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的理念,共同享受这场足球盛宴。
发表评论